因為氣體產品的應用覆蓋面大,一般將氣體的生產和供應與供電、供水一樣,作為工業投資環境的基礎設施,被視為國民經濟“命脈”而列為公用事業行業。近年來,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,氣體產品應用范圍不斷擴大,用量不斷增加,新產品不斷推出,純度不斷提高,氮氣體,市場需求不斷擴大,產值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同期國民經濟總值的增長速度,達到年12%的增長率。目前全國氣體產品市場年銷售額約為400億元。雖然氣體工業總產值在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大,但它對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微電子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工程、新型材料、精密冶金、環境科學等高新技術部門有重要影響,是這些部門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氣或工藝氣。正是由于各種新興工業部門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需要和推動,氣體工業產品才在品種,質量和數量等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飛躍發展。
不相容的氣體在制備中的事故回顧與分析,以下是所知道的近年來發生的事故: 1996-中國臺灣,N2O/H2, 人員受傷,1997-加拿大,CO/Ai;1997-英國,CH4/Air , 人員受傷;1997-南美,氧氣體,CH4/Air, 壓力表炸毀;1997-美國,4% H2/Air,隱患事故;2003-德國,N2O/CO,人員受傷;2004-法國,鹵代烴/Air ,隱患事故;2007-中國蘭州,CH4/Air, 人員受傷。以上事故中,多數是配制空氣中的可燃氣體,這類氣體大多用在化工廠、煤礦中環境氣體的檢測中,丙烷氣體,事故的原因或者是錯誤的操作;或者是不相容的氣體同時接入一個系統中,由于閥門漏氣產生倒灌;或者是濃度計算錯誤;或者是錯誤的充裝順序造成的。對氣體混合氣的事故分析,人們往往重視氣體的毒性而忽略了其可燃性。空氣中可燃性氣體的制備經常發生,因此制定嚴格的操作程序是非常重要的。